南方观察 | “东西融合——给世界看中国”古代海图展在深圳盐图开幕-焦点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10日,伴随着第十六届海洋文化论坛的开幕,“东西融合——给世界看中国”古代海图展在盐田区图书馆聚变展厅开展,展期截至12月31日。本展览首次搜集齐三套最早的西方人制作的中国地图集,共展出50余幅地图。
“东西融合——给世界看中国”古代海图展(摄影 余海洪)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部西方人编纂的中国地图集——《罗明坚地图集》,包含一幅明朝的“中国总图”、大明15省地图及一幅关外的辽东地图。这部地图集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分省地图集”,使西方汉学的中国绘图迈上了新的台阶。
《罗明坚地图集》的展出引起了许多海洋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同意大利人罗明坚一样,出生在波兰的中西文化交流重要使者卜弥格也采用了经纬网格进行绘制,由其完成的《卜弥格中国地图集》是第一部中西双语中国地图集,十八幅地图均标注了中文及拉丁文。此外,善于绘画的卜弥格绘制的地图上配有植物、动物、皇帝、大臣、宴会、石碑等大量彩色插画,栩栩如生,文化信息量极为丰富。
《卜弥格中国地图集》的彩色插画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外,还展出了第一部在西方正式出版的中国地图集——《卫匡国中华新地图集》。出版于1655年的《中华新地图集》共收录了17幅地图,采用了拉丁字母对中国地名读音进行标注。地图上绘制的中国风情插画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驻足欣赏。据悉,这是最早进入欧洲视野的一批中国图像。这套地图集引起了欧洲地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影响了欧洲地理学界百余年。
《卫匡国中华新地图集》中华总图
三套“第一部”均是东西方地理学领域融合与合作的典范,作品使用了当时欧洲先进的测算方法,同时,又紧密依托明代中国地理著作。由此反映出17世纪大明王朝的地理面貌和西方式的“图说中国”。引导更多读者从全球化视角观照深圳、广东、中国乃至世界,以海为师,衔接古今,弘扬海洋文化。
(内容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