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最佳创新成果 |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从“建筑可阅读”开始-焦点速讯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2-20 12:08:16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资料图片)

建筑与城市文明又有什么关联?

科技能为讲好城市建筑故事带来什么新火花?

近年来,上海这座占地6300多平方公里的超大城市,开启了一场以“建筑可阅读”为名的城市暖心实践,用行动温暖着2400万居民和从全球奔赴而来的游客们,述说本地建筑的前世今生,传递兼容与创新的城市精神,给出了国际化大都市打造卓越人文之城的“上海方案”。

见物:从掀开文物建筑原貌开始

平均每2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这个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但对于全国“经济第一城”的上海而言,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仍无法与其发展增速相匹配。换言之,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也紧迫面临城市人文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问题。

蓝天白云之下,五条路交汇处坐落着一栋砖红色8层单体建筑,形似巨轮,吸引了不少拍照打卡的年轻人,每逢周末游客量竟超过4万人,几乎与上海迪士尼乐园齐平。武康大楼,是民国时期外国高级职员云集的首座外廊式公寓,《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前曾在这里响起,孙道临、秦怡等电影和文化界名人也与之有着不解之缘,这栋建筑堪称上海城市变迁的缩影。但随着外立面密集的“蛛网”、时常堵塞的交通等问题,这里渐渐淡出大众视线。

武康大楼的重新“走红”并不意外。2017年,围绕创建人文之城的总目标,上海市明确提出“建筑是可阅读的”发展方向,要用可阅读的建筑展现温暖的人文上海,探索一套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标准,为建筑焕发新生。武康大楼的修缮工程从2018年启动,在纳入全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作范围后,楼体上的“蛛网”不见了,蓝白色塑料雨棚与空调外置机也与墙体“混为一色”,造型修缮、材料选用全部遵循原有风格,以“建筑考古”和“中药调理”方式保证“修旧如旧”。门前交道口同步进行“微更新”,改善最佳拍摄点位锐角区域,拓展转角空间,形成宽绰的“源点”广场,广场地上360°的旅游指引信息,连接起周边宋庆龄故居、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等其他优秀历史建筑资源,进一步拓展这一区域“建筑可阅读”整体空间。

武康大楼,上海各区特色历史建筑、富有年代感的私家别墅经过复原修缮,施以智慧管理,都成为了高颜值、能小憩、观赏与服务兼备的新空间,这些曾经或隐匿于市井,或沉寂在路边的“凝固艺术”,回归大众视野。

见史:讲好建筑背后的故事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传统建筑是本地人文精神、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同演进下的产物,而文化生态自然与建筑互为统一。

上海汇集了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等众多元素融合衍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上海建筑文化”,为上海展现别样的人文气象提供了深厚积淀。自《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定了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及国际文化大都市目标,上海也在以最大化的开放建筑空间、多元的展现建筑背后的故事,作为带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塑造上海整体形象的新城市文化策略。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说:“上海的历史建筑应该被更多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阅读建筑不仅是阅读一栋一栋的建筑,更是阅读我们的城市、城市的文化以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2018年,“建筑可阅读 ”工作从黄浦区等6个中心城区逐步向16个区推进,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位列其中。在西式建筑扎堆的上海,这座建筑格外醒目,雕花房顶、彩绘门楼、红漆圆柱,类似北京钟楼,其正是旧上海实施“大上海计划”的重要工程之一。然而,这栋建筑背后,从选址江湾、启用留美归来的爱国设计师董大酉、务求“合现代建筑趋势,不失中国原来面目”的建筑风格、坚持“左鼓右钟”的中式建筑理念、到因战中断施工等一系列故事,集中展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上海建筑、美学、工程、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变迁,在修缮复原开放后,这里也成为了解读懂这座城市发展脉络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各类建筑的故事需要挖掘和传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围绕建筑的“可读性”开启新一轮推进工作。一方面为老建筑创新设计“说明书”,用“二维码”讲一讲建筑背后的故事,5年来,从最初400余处增至2957处,二维码扫出的内容也从简单的英文导览逐步发展为语音介绍、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还解锁了VR互动等“花式玩法”。另一方面,让更多建筑打破“藩篱”,华东政法大学围绕苏州河贯通,将校园内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全面开放,上海音乐学院打开校园,将历史建筑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市民游客可免费进入参观已修缮完成并开放的私家花园洋房、里弄民居、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博物馆纪念馆、A级旅游景区等各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地标建筑,可阅读的新场景、新空间累计开放量达到1056处。如今,“颜值”不再是吸引客流的唯一方式,靠“近”、走“进”建筑正让更多人可以细读慢品这部城市文化巨著。

见众生:体验更新,温暖依旧

如果说“扫码阅读”1.0版和“建筑开放”2.0版让建筑焕发了新活力,那么强化数字技术的投入与应用,则让市民游客在“阅读”建筑时收获更充分体验。2020年,疫情为整个文旅行业带来严重冲击,而“建筑可阅读”从规划伊始就建立了以数字化推动创新发展的观念,“数字化转型”3.0版本的推进也令其在文旅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中逆势上扬。

以百姓心为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就是要展现“人民城市”每一处历史,释放每一幢建筑的艺术魅力,让“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感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伴随着上海市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升维”旅游体验是大势所趋,为更好地促进“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方世忠说需要从两个方向上作出改变。“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

在“建筑可阅读”进入数字化转型的3.0新阶段,人们可以在静安安义感受市中心的夜间花市繁荣,用“AR导览”在老厂房改建的长宁上生·新所来一场历史剧本杀感受满满活力,去黄浦跟着“点燃革命火种”“奏响工运凯歌”“聆听胜利号角”足迹领略民族觉醒的红色文化,“建筑可阅读”巴士将建筑“串珠成链”,更是让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微旅行变得更加容易。

不仅如此,从组织策划全民参与的摄影、讲读、文创、游览活动,让80多岁的老人和4岁的孩童也能利用网络分享自己与历史建筑的故事,跟着“建筑可阅读”有声书足不出户云游上海,到与书店、餐饮、工艺品、音乐、演艺、地产等各个行业跨界融合,形成上海建筑数据库,衍生“拍照识别建筑”数字化服务功能,全机位、宽广角看建筑直播,老字号携手老建筑推出专属黑科技文创套餐中寻访童年的印记……这座城市中各形各色的建筑渐渐随着“可阅读”入眼、入脑、入心。

在建筑开放的广度不断推进,阅读的深度不断丰富,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过程中,高颜值、有品位、强参与成为“建筑可阅读”文化和旅游创新实践的出圈密码,上海历史建筑以及其所代表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也正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真正活化,让这座海纳百川的国际化都市持续散发着迷人的温暖,并在新的奋发征程上书写新的“可阅读故事”。

(本次采访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协调支持,文中图片均由成果完成单位提供)

标签: 历史建筑 背后的故事 上海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