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舆情关注:“行程卡纪念版”涉嫌违规暂停服务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2-21 09:08:14

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与此同时,一项名为“行程卡纪念版”的新型服务在朋友圈流行,号称“3秒生成行程卡纪念版”,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选择这两年到过的地区,生成一张类似通信行程卡的3年行程截图,在朋友圈分享。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事件一经曝光,便引发舆论热议。

图源:网络


(资料图片)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12月13日0时至12月19日15时为周期,以“行程卡纪念版涉嫌违规暂停服务”相关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12月14日,目前舆情热度已完全消退。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2022年12月12日0时,通信行程卡官方微信发布了一侧公告,从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与此同时,一项名为“行程卡纪念版”的新型服务在朋友圈流行,号称“3秒生成行程卡纪念版”,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选择这两年到过的地区,生成一张类似通信行程卡的3年行程截图,在朋友圈分享。有的自媒体还刊发了《一键生成“个人行程卡”纪念版,教程来了》等文章。随着众多网友参与,“行程卡纪念版”也引发广大网友争论,舆情开始发酵,甚至冲上微博热搜。至12月14日0时,舆情信息量到达峰值,实时信息量为2454条。

12月17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海报新闻等媒体刊发文章《运营商都说删除用户数据,“行程卡纪念版”咋还能疯传?》,对“行程卡纪念版”生成逻辑、泄露风险、被暂停服务等进行了报道。此后,舆情有所消退。

截至12月19日15时,相关舆情信息总量共计96165条,包括视频58059条,客户端17446条,微博17041条,微信3049条。从媒体渠道来看,视频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占比60.38%。

二、网民评论

对“行程卡纪念版涉嫌违规暂停服务”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友评论分布图

一是,对“行程卡纪念版”及其纪念行为表示不理解。占比为45.83%,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郝先生William:噗这个有啥好纪念的

@喵喵喵喵喵喵猫儿:有啥好纪念的

@Warmheartedness:朋友圈有些人啥都跟风

@铁仑打:莫名其妙

@秋箫:再见,再也不见

@竟然是庄伟钰:我不理解

二是,表示“行程卡纪念版”应用涉嫌诈骗和暴露隐私。占比为29.1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羊又走丢了:混水摸鱼的程序

@路飞小生2016:你图一乐,然而它在收集你个人信息

@慕蓝瓷:三大运营商都说删除用户记录,这玩意不违规也涉嫌诈骗呀

@求财求福求爱:暴漏隐私

三是,表示“行程卡纪念版”的地址是手动输入的。占比为25.00%,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Key还行:不是 这个是自己打出来的

@一念山河成y:这玩意全部都是让自己选的随便选的我也是醉了

@瑶瑶想睡觉-_-:最开始这个小程序上热搜有人说是自己手动输入的

@可达鸭睡着了哇:这个是让用户自己输入的

三、舆情点评

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与此同时,一项名为“行程卡纪念版”的新型服务在朋友圈流行,号称“3秒生成行程卡纪念版”,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选择这两年到过的地区,生成一张类似通信行程卡的3年行程截图,在朋友圈分享。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

对此,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多数网民对“行程卡纪念版”表示不认同、不理解,也有网友表示应用涉嫌诈骗和暴露隐私。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行程卡纪念版”的地址是手动输入的。

过去三年,“通信行程卡”在排查风险、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通信行程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很多网友感触良多,希望通过截图、发朋友圈等方式,向一个特殊的时期告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程卡纪念版”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公众该方面的诉求。

“通信行程卡”的下线,说明我们正逐渐摆脱病毒,逐步恢复先前的正常生活。而所谓的“行程卡纪念版”,打着怀念的幌子在消费大众。许多不正规的小程序、app,也都跟风推出相关服务,借此抢夺流量。更为严重的是,这其中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可能给个人带来骚扰、欺诈等麻烦。不管“行程卡纪念版”开发主体是否出于商业目的,有无恶意动机,在“通信行程卡”已经正式官宣下线之后,还打擦边球,推出页面相近的产品,怎么说都是不合适的。

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社会共识,刻不容缓。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必要的时候,要采取合理措施,打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对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平台有责任监管,用户隐私和数据规范、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条款不能被忽视、无视。而作为个人用户,广大用户在上网时也应该注重个人隐私保护,不能因为过度娱乐化造成个人隐私泄露。(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责编:唐志成 二审:奚暖 三审:赵婷

标签: 个人信息 方式选择 手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