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新创杂技剧的叙事演进——部分新创杂技剧表现一览
(资料图片)
近年来,在党的文艺政策引领和感召下,红色杂技剧的创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量质量双双提升,不光显示了杂技剧创作题材上的极大开拓,而且用超越以往的艺术水准精彩地讲述了戏剧故事,使杂技剧这样一种新型的杂技表演方式再次闪亮于人们的视野,引发了人们的惊叹和好评。
杂技是展示超常技巧的艺术,杂技中的技巧既是内容也是形式。为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杂技开始尝试让技巧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去模仿万事万物、表达思想感情。
2004年,第一部杂技剧《天鹅湖》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创演成功,该剧目是在新创杂技节目《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基础上延展出来的,“芭蕾上身”这一杂技和舞蹈水乳融合的新技巧,带来了杂技技巧前所未有的细腻动人的表意功能,指引着创作者将杂技和舞蹈进一步密切结合,并综合各类杂技以及各种可能的艺术手段,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王子与天鹅的童话故事,为中国开拓出第一块杂技剧表现领域。此后各杂技团体都有跟进,杂技剧的大批创演由此开始。
早期杂技剧题材以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为主,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剧与主题晚会相似,缺少剧味,杂技与剧情的双双不彰致使杂技剧创作一度广受争议。对于艺术领域上的开拓,杂技人表现出了同以往攻克高难技巧一样的决心、信心和恒心,他们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终于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做出了创作上的调整,杂技剧的创作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如今的杂技剧把剧情发展、人物塑造摆在了第一位,杂技本体的展现有所节制。一是在运用技巧时,不再粗放地以节目为单位,而是将节目拆分成一个个技巧,根据剧情需要对其进行挑选与重组。如《战上海》“青春誓约”一节,男主人公回忆起与女主人公的爱情过往,以往这样的情节多用一个完整的双人节目来表现,但剧中用了《滚环》《对手顶》《绸吊》三个节目来表现,三个节目都不完整,却简略地勾勒出三个重要的节点:《滚环》的活泼旋转展示了少年时的相互吸引,《对手顶》的平衡支撑表现了青年时的坚定携手,《绸吊》的空中起舞、生死相托代表了主人公对于未来两人关系的期许,观众通过三个节目一下子就了解了这段感情的深厚以及在主人公心目中的位置。
二是遇到剧情有需要而团里没有相应技巧时,不再想办法绕过,而是正面出击,创作新的技巧来补位。如《渡江侦察记》里的“扬帆渡江”,《桥》里的“桥墩抢险”,《战上海》里的“软梯攻城”,都是根据剧情而新创的节目,先设计出符合场景的道具,再开发出附于其上的肢体技艺。
三是打破了一般技巧表演一次成功便告完成的惯例,根据剧情需要配置技巧的完成次数。如《聂耳》中,编导为聂耳设定了“上高”和“倒立”两个专用技巧,聂耳经常会一下就上到好朋友们叠起的“人柱”的高处,或者在不同的地方做出倒立,包括拉小提琴时都会在朋友头上倒立着进行,这些与角色伴生的技巧表现了音乐家的出众才华和青春活力。
四是融合魔术、滑稽、马戏等特色杂技门类,给剧情表现带来意外的亮色。如《呼叫4921》“水下救人”一节,民警发现群众落水立刻跳入水中营救,用的是杂技的空中技巧,由于加了一些魔术的遮蔽手段,整个表演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样,观众像在看水下摄影,了解到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但这种表现又不全是写实的,而是带着主观感情色彩,就像一种久久的凝视,痛惜地、崇敬地看着民警力气用尽后下沉消失,一顶警帽在水中飘动,渐渐上升,情景十分感人。马戏元素的运用也是一样,《战上海》中飞到英雄雕像顶端的鸽子、《呼叫4921》中的来回奔跑的警犬都为情节的推进增添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杂技剧诞生至今刚刚18年,其艺术形态的建构仍在进行中,18年来,它倾注的追求都是“像个剧”“是个剧”,因此其剧之形态一定是中规中矩、不去逾越的。未来我们期待它进一步发展,超越对经典戏剧的模仿阶段,以杂技为戏剧别开生面,并为戏剧思想的深刻性、戏剧艺术的精湛性作出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