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于信阳茶中体味天地人和-全球新动态
【资料图】
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该项目的子项目之一荣获殊荣。信阳茶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一脉,包容并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的追求,也展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哲学智慧。近年来,信阳市不断弘扬茶文化,以茶为媒,举办茶文化节,邀天下宾客;以茶为魂,讲好信阳故事;以茶兴业,促进了数以万计的茶人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茶改造了城市的面貌,也塑造了城市的品格,形成了一幅天地人和的生动画卷。
提升技艺水平,坚守制茶匠心。深入挖掘本地茶文化资源,命名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扩展项目9项,延伸信阳茶艺、茶歌、茶舞、茶故事等周边项目15项,形成茶类非遗集群。每年举办手工茶炒制大赛,弘扬传统手工制茶技艺。2019年以来,200多位专业炒茶能手参加了赛事,40多位获得“优秀制茶能手”称号。工匠精神重在坚守传统,但是崇古而不泥古,技艺实现了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余长兵研发“石锅春茶四季炒”技艺,突破了信阳毛尖传统制茶中“铁锅”和“当日炒”的时空限制,采取“石锅”器具和“春茶四季炒”技法。以麦饭石为原料的石锅,具有保温性好、不生锈、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优势。“四季炒”,即高温快速杀青信阳毛尖鲜叶,将茶叶中的活性酶快速杀死,后冷冻保鲜,经过这样处理的鲜叶,不会发酵,保持一年四季茶叶新鲜,可以随时随地再加工,这种方法解决了炒茶旺季炒制劳动力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难题,为茶叶制作赢得宝贵的时间差。曾静、周志洋、周开启等信阳茶人充分利用夏秋茶、大叶茶和茶梗等茶叶资源,研发生产“红”“白”“黑”“黄”“花”等多品类新茶,不断增加茶叶附加值。
强化场馆功能,打造茶文化基地。高标准建设一批信阳毛尖茶传承保护基地,其中,信阳师范学院茶文化展示馆和浉河区睡仙桥茶文化展示馆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非遗展示传习示范馆。建立文新茶工坊、广义茶厂以及鸡公山清水村部茶坊等15家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设立百年青云茶厂、周肖同茗茶坊和车云顶峰茶坊等12所非遗就业工坊。复兴元贞茶社、洪济茶社、裕申茶社、广益茶社、万寿茶社、龙潭茶社、广生茶社、博厚茶社等8大茶社老字号。发挥文新手工茶制作传习所、嘉木饮茶博物馆、老寨茶厂等非遗基地的传承功能,开展信阳毛尖茶手工制茶技艺的活态传承,形成了“传承+研学+旅游”等网红热点。车云顶峰茶坊入选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示范单位,赛山玉莲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信阳市围绕信阳毛尖茶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茶类非遗资源,新增“茶艺”“茶点”“茶宴”“仿宋点茶”“茶歌茶舞”等茶类非遗十余项。申报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2人,评选命名市级20人、县区级40人。信阳市现有手工茶制作5000多人、持证茶艺师500多人,茶相关从业人员30多万人。茶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静入选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30人名单。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正祥入选“第十届河南省技术能手候选名单”。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肖兴亮入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七批“制茶大师”。校地企依托信阳茶进行联动,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和信阳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了20多支文化科技队伍,常年为茶企茶人开展公益服务,茶企获益颇丰,解决了人才短缺和技术瓶颈等难题。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社会美誉度。在茶文化的传播上辟蹊径,求实效,打造“谷雨茶会”“端午茶会”“中秋茶会”等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茶会,植入炒茶、品茶、评茶、茶诗等内容,不断丰富茶事内容,茶会黏性不断增强。开展“寻找信阳茶非遗传承人行动”,拍摄《谷雨奇妙记》茶视频340余部,编辑出版《信阳茶志》《信阳茶史》等一批茶出版物。发挥融媒体现代传播作用,宣传推介信阳茶人、茶山、名茶。刘文新、李广义和肖珺景等80多位信阳茶人加持“非遗主播”身份,踊跃投身直播间,掀起带货浪潮。在信阳茶网红的引领下,大批信阳茶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茶山之巅、茶园之中、茶坊之内,架起了直播设备,既当农人,又当主播。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学院等高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丰富多彩的茶活动,线上开展“美美与共”云茶会,线下举办新式茶饮体验、茶食品分享、调饮茶演示、茶叶包装作品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茶文化参与的积极性。信阳茶产业协会、信阳市茶文化协会和信阳茶叶商会等协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宣传推广茶文化,向社会弱势群体赠送信阳毛尖、信阳红茶以及茶具等物资。信阳茶人举办“北方佳茗茶会”“月光茶会”“台地茶会”等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每年多达300多场,茶人通过茶会活动,交流泡茶技艺,学习茶文化知识,同享东方美学。
推进茶旅融合,营造多业态共生圈。近年来,信阳市大力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信阳茶种植、加工和生态茶园观光旅游一体化正在形成,信阳茶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浉河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投资5.7亿元建成环湖绿道“百里画廊”等15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串联起茶博物馆、茶文化馆、茶文化广场、茶主题公园、何家寨露营基地、枕溪秘境民宿群、十大茶坊等30多个主题茶基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信阳美茶、美食、美宿、美山、美水。商城县建设茶文化旅游小镇,打造“大别山红色传承茶旅三日游”精品旅游路线。新县挖掘红军茶文化故事,开展茶品鉴和茶研学,以茶推动旅游,以旅游带动茶产业发展。光山县净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至今保留清代茶园古茶树360余丛,茶因寺名,寺缘茶香,茶禅一味成为光山茶旅融合的新名片。茶研学、茶民宿、茶康养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信阳茶已然成为乡村增收增效、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茶前景可期,茶乡人责任重大,唯有不负韶华,不辱时代使命,方可尽兴饮一杯信阳茶。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