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物 | 山东济宁:文物大市探索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举-天天热点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2-12-29 19:10:52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探索“四个同步”工作法,在全省率先实施平原地区区域文物影响评估、签订区域评估框架协议、建立省市县三级考古协作机制,既有效落实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又节约了审批时间,破除了制约建设项目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了营商环境,确保“拿地即开工”,走出一条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径。

考古前置与服务发展同步推进。成立重大项目文物工作保障专班,在兖州区颜店新城创新实施平原地区区域文物评估,灵活采用“打包运作、批量作业”模式,在大面积土地出让前,通过系统区域考古调查和分层级勘探的方法,先进行文物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进行局部勘探或发掘,为地方政府保护文物提供足够空间,提前做好土地出让规划,既高效落实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又有力保障了宁德时代等省级重点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实施面积达16.14平方公里,涉及兖州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县市区,真正实现开展一次考古、保护一批文物、解放一批土地、服务一批项目。

机制优化与资金保障同步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联合济宁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制定印发《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文物、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行政审批、建设单位等部门的职责。同时,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先以财政资金保障考古费用,再将考古费用作为成本计入土地出让金,妥善化解了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之间的矛盾,切实解决了考古费用难保证、考古机制不理顺等问题。

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兼顾。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立项、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的省市两级考古协作机制,充分依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人才技术优势,尽可能缩短考古勘探时间,为大项目建设争取时间、赢得主动。同时,积极推进考古队伍建设,将济宁市文物保护中心加挂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牌子,新增8个编制用于补充考古专业人才。通过调整和招考等方式,新培养考古勘探领队4人、勘探技术人员5人,济宁市文物考古院取得了在济宁考古勘探单位资格。采取省带市、外带内、老带新的方法,持续加强本土考古人才培养,推动一批考古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或独立开展工作,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降低成本与预防风险同步实现。通过实施区域文物影响评估,避免了在一个区域内多次进行考古勘探申请,大幅度降低了考古勘探费用,采取区域评估方式的考古费用仅相当于原来建设工程考古勘探的十分之一,降低了土地使用成本,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减轻财政和社会负担拓宽了新渠道。同时,在土地供应前依法完成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降低了建设单位投资风险及前期运作成本,消除了违法违规风险隐患,让文物保护措施真正落实在前、隐患风险真正预防在前。

标签: 项目建设 经济发展 土地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