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遗”脉相承 | 听,水乡“船”说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3-01-05 21:04:57

“遗”脉相承


(资料图片)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船是再普通不过的交通工具,通往少年未知的前程,承载游子归乡的思念,在船夫的号子声里,总有人在尽头等你。

对于渔民来说,船是另外一个家。在相城,有一位做船模的手艺人,他在船上出生,靠船谋生,以船当家,从小就与船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年来,他用一双手打造世代相伴的船,在精雕细琢中寄托对船的感情。

脱胎换骨,旧厂房成“博物馆”

相城区太平街道沈桥村的北入口,沿着一条小路往前开,几幢不太起眼的小厂房内,别有洞天。

这里“藏”着一座“苏州·阳澄湖舟船文化馆”,文化馆以展示船文化为核心,分大师工作室、仿真船模展示和古船展示3个厅,整个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

渡江第一船、四渡赤水的木帆船、殷家帮夜送“江抗”船、南湖红船……大的小的、中式的西洋的,远看威武,近看精致,每一艘船模都是按真船比例等比缩小,精细到每个零部件都是纯手工制作,一刻一雕,船只的每一个细节位都尽量去还原。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100余件仿真船模以及修船和造船所需的各类物件,这些都是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海林的心血。

转过船模展示区,一艘长19米的大船映入眼帘,“这是正儿八经大运河里拉货的船。”徐海林介绍,为了把这艘船拉回来,他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大船周边还展示着造船用的铁钉、帆布,以及大大小小与船相关的老物件。除此之外,馆内还通过泥塑的方式将江南水乡以船为主的生活场景生动传神地呈现出来。

漫步于馆内,可全方位地了解阳澄湖舟船文化的历史,它的存在为后辈们学习船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二十多年淬炼,水乡船舟惟妙惟肖

徐海林的工作室离展厅不远,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图纸、大小工具和林林总总的船模部件,这是他每天手持锯凿工作的地方。

见到他的时候,他早已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即使年过六旬,每天早上七点半,是他雷打不动的“上班时间”,这些年来,他仍然保持着每天10个小时的船模制作。

一艘船的“诞生”,往往要耗费他两个月的时间。

工作室中间放着一艘半成品船模,叫“郑和宝船”,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适于远洋航行的优秀船型——福船型。这是徐海林的“得意之作”,它底尖面阔,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为水密隔舱结构。

凑近细看,凑近细瞧,船模的做工极为考究,楼梯、格子窗、桅杆、舱门等等,无一不是精致细巧。大到船板,小到桅杆上的齿轮,都严格按照统一比例制作而成。“一艘船的结构是很复杂的,船的龙骨接榫处需要和原船保持一致,甲板上的护栏也不能缺少。”徐海林说。

从大船到小船,从青春到花甲

徐海林与船的缘分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6岁时,他便做起了木船匠,锯木、板料加工、船体拼装、打钉、桐油石灰加工、捻缝……徐海林一心扑在造船上,一步一步从头学起,也为他接下来的造船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水乡木船已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绝大多数的木船已经消失,极少数种类尚存民间。舟船作为人类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精神载体”,拥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保护舟船、保护船文化、保护水文化,已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老的造船技艺、舟船文化,徐海林从1997年开始制作船模,二十多年来,他一边学习造船模的技术,一边自己钻研,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舟船制作上来。

为了使船模更加逼真,徐海林常常翻阅古书寻找制船的灵感,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结构,总是反复地测量和打磨。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徐海林制作的船模形态尽显水乡船舟的惟妙惟肖,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

如今,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苏州“相城十绝”之一,并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海林的这双手,从大船到小船,从青春到花甲,凭着对造船这门非遗手艺的热爱,以及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传承百年技艺的愿望,徐海林的步伐始终向前迈进,让更多的船只摇曳在更广阔的江河之上。

标签: 惟妙惟肖 这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