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王赓武回忆录》里的陈廷焯-全球讯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1-11 18:08:16


(资料图)

著名学者王赓武。(CFP/图)

《王赓武回忆录》刚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因为王赓武教授的祖母,是《白雨斋词话》的作者陈廷焯的女儿。陈廷焯辞世时年仅四十,生平罕为人知,我想书中一定会有相关的信息。果然,找到两条直接的,还有几条间接的材料。

回忆录一如日记,写得轻松,下笔也难免轻易。这往往让读者费些琢磨的工夫。回忆录上册129页:“祖母的父亲陈廷焯(1853—1892)著有一本词学评论集,1894年在他身后出版。这本著作日后被誉为词学研究的重大成就,但我碰到的王家人都对文学诗词兴趣寥寥。我好奇父亲为何与众不同,后来终于读到陈廷焯的著作时,才知道父亲对文学的爱好或许出于他对外祖父的孺慕之情。”对于熟悉陈廷焯的人来说,这个说法会引起疑惑。王家和陈家是世交,而在交谊的建立中,文学诗词的关系极为重要。《白雨斋词话》有王耕心的序,他字道农,父亲王荫祜,两个弟弟王夔立、王宗炎。王耕心的序里说:“同治之季,予始识亦峰(陈廷焯字亦峰)于泰州,切劘道义既久,因得附为婚姻。迄今二十余年,莫渝终始。”陈廷焯自己则说:“余词得力处,半由蒿庵一言,半由道农、子薪辩论之功也。”(《白雨斋词话》卷七)陈廷焯编选的重要词学选本《词则》,录有王荫祜(字子受)词作四首。王宗炎,字雷夏,根据王赓武教授的说法,他在王家极受尊敬,是一时名儒。他曾从陈廷焯读书,所以许正诗《白雨斋词话》的跋中称呼他“同门”,那是被看作陈廷焯的弟子。这都是了解陈廷焯者耳熟能详的,因此,肯定不觉得王家人对文学诗词兴趣寥寥。

王夔立,其子王海山(字允成),娶了陈廷焯的次女陈仲荪,王赓武教授就是他们的嫡孙。我没有看到王夔立、王海山更多的材料,但根据回忆录上册104页,王赓武教授的父亲王宓文热爱写作旧体诗,他认为这或许是受陈廷焯的影响。但在王家,这爱好本是一个传统。回忆录上册143页说到:“(父亲)不否认词的美感,但反对其中的感伤,认为太过负面,不适合眼前还有大好人生的年轻读者。”尽管这只是对李煜《虞美人》一词的评价,但能够感到王宓文把诗看得比词更重要。回忆录上册105页,有一幅王宓文的墨迹,写了他自己的两句诗:“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颇见笔力,看得出下过工夫。我想这种重诗轻词的观念,应是王家本有的。王荫祜有《觉华龛诗存》,和《白雨斋词话》同年刊刻,仅附录了七首词。我并不否认王宓文会受到外祖父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影响也许仍然来自王家。王赓武教授长年在海外,大概对家乡的了解也不全面。其实,陈家的后人也一样对文学诗词兴趣寥寥,反倒颇多理科的人才,或许是时代风气的影响吧。

《王赓武回忆录》,林纹沛、夏沛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另外,“著有一本词学评论集”这句话挺别扭。王赓武教授的回忆录是英文写作的,上册译者是林纹沛,可能并不熟悉古典文学,我虽未见英文原文,想来应该译作“著有一本词话”。但在第二条直接材料里,译者分明译出了“《白雨斋词话》”,就有些失于检点了。那是上册160页:“有次游(寿)教授解释起词为何在宋代发扬光大,我提到父亲认为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对这个议题有所贡献,而教授竟然熟知这本书。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只是个华侨,不再那么格格不入。这是我初次体会到自己沾了祖上的光,而且在最后几周的课堂上都沐恩其中。”这里也有写得过于轻易之处,《白雨斋词话》诚然对于词学贡献甚大,却没有专门讲词为何在宋代发扬光大。这个不用深究,我关心的是《白雨斋词话》在当时的影响,那是1948年,在古文字和书法上极有造诣的游寿教授,竟然熟知《白雨斋词话》,可知已经颇为流行了。我想,开明书店1938年开始不断印行的排印本,大概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惜王赓武教授没有记下游寿教授更多的评论,让我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此后,回忆录中再没有出现陈廷焯。

因为请教关于陈廷焯的事,我有幸得到王赓武教授回复的电子邮件,他说:“我抗日战争前,六岁,从马来亚回泰县访亲,见过我祖母,知道外曾祖父是词学大师,父母亲也常提到他的学问,家里有《白雨斋词话》和《词则》。”联系到回忆录的内容,可知陈廷焯在家族中的影响。从陈廷焯稿本的广泛传抄来看,他也得到乡人的尊崇。游寿教授的例子,则说明学界的认可。陈廷焯一生未及闻达,这些声望都由他的学问、著作获得,十分不易。王赓武教授的回忆录,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实例,很有意义。

也许,我还可以提到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辅助的证明。我在中学时代,偶然买到根据陈廷焯手稿影印的《词则》和《白雨斋词话》,那些评语似乎有种魔力,一下抓住了我。《词则》反复地读,我长期以来对常州派的偏好,对陈维崧、朱彝尊、董文友的欣赏,都来自这本书。某一年从《九州学刊》看到叶嘉莹先生论朱彝尊爱情词的论文,立刻看出叶先生和陈廷焯之间的理论关联,找来了她的全部著作读完。后来投在叶先生门下,和词学结下不解之缘。一生的学术兴趣,也许早由陈廷焯的魅力给决定了。

钟锦

标签: 白雨斋词话 发扬光大 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