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腾云入网” 高质量服务触手可及-环球新资讯
频繁“触网”“上云”,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的务实之举,其对于优化供需对接、激发创新活力、带动全民参与的成果十分显著,也反映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示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拟入选名单,记者采访了相关项目策划实施者,总结“互联网+志愿服务”有益经验,以飨读者。
(相关资料图)
“互联网+志愿服务”
是形式与内容的双升级
“互联网+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服务线上线下切换,而是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能耗,打开服务格局。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通过新媒体形式传播艺术和阅读知识”作为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发展的举措之一,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推广和全民艺术普及。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关于“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的要求中,专门指出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
《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则对于“互联网+志愿服务”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方向指引,明确鼓励探索数字化赋能志愿服务,借助AI、大数据技术精准洞察服务对象需求、分析服务效果,促进志愿服务及时、便捷、高效;广泛运用微信、短视频、直播、移动数字平台等,创新开展在线观展观演、远程文艺辅导等线上志愿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半径;联动各类新媒体平台,策划发起群众乐于参与的主题活动、互动话题等,扩大志愿服务活动覆盖面,提高社会关注度。
可见,“互联网+”在文化志愿服务领域的运用,是依托数字技术以及直播、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以及新媒体平台,全面升级服务品质,其中不仅包含对活动、培训等服务内容的扩充,更体现了对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的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全面渗入文化服务的需求分析、资源配送、受众反馈、范围延展等各个环节,以扩大服务覆盖面。
把服务做得让群众
看得见、摸得着
“互联网+志愿服务”贵在复合,要做出叠加效应,把触角延伸到群众需要之处,才能增强群众黏性,发挥服务作用。近年来,不少地区围绕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影响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的“互联网+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真正让志愿服务超越地域时间限制,让群众“触手可及”。
公示项目中,有的依托新媒体平台,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适应了目标群体使用需求。如南山博物馆志愿者队注重发掘和培养具有宣传经验及新媒体制作经验的志愿者,在日常服务中注重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宣传平台,上传志愿者自导、自拍、自剪的视频等内容,将线下志愿服务内容及时高效地转化为线上传播优势。同时,还推进馆校合作,由志愿者担任讲师,将授课视频分发到云端,供学生们收看;线下课程则配备志愿者宣传员,课后迅速在互联网发布教学成果。这种模式使课程受益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仅2022年与南山博物馆合作的中小学就已超过50所,志愿者博课讲师团参与的馆校活动超过200课时,受益学生达上万人。
有的项目将“互联网+”作为协作创新和社群运营的推进器,实现了组织的数字化,为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开辟了渠道。如2020年浙江图书馆发起的“0分贝阅读”志愿服务,每月定期针对残障儿童开展绘本故事线上讲读服务,以双屏画面录制的形式,为残障儿童提供集视、听为一体的优质绘本阅读指导。该项目团队包括内容组、语言组、手语组、剪辑组、宣发组,根据志愿者特长采取线上分包的模式,把绘本有声阅读、手语解读及其推广分解为多个志愿任务,让服务更灵活、更便于群众参与。
河北省图书馆志愿服务队自2021年11月起实施的“冀图读经典”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在每年的冬、春和秋三季分别开展“猫冬读经典”共读国学经典、“沐春读经典”共读经典诗词、“拾秋读经典”共读经典散文活动,由文化志愿者接力领读活动共读内容,并将领读视频发在新媒体平台和签到小程序上,引领公众了解经典、参与共读、共同学习。同时,组织文化志愿者及参与共读的公众,开办线上读书交流会,各项流程、主持人、主发言人等都是文化志愿者们自主完成。目前,该项目的服务范围已不局限于河北一地,而是延展到吉林、河南、山西等多个省份。
文化志愿服务
成为云端风景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文化志愿服务效益不断彰显。由此,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文化志愿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迈向新阶段,产生新成果。
由最初的线上信息发布到服务召集、合成、供给、反馈都在线上完成,互联网真正成为一种便利的服务渠道。
其成效首先体现为便利性大大提升。如近几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文化馆在碧江区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实行“码尚到”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即碧江区文化馆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公共文化服务公示牌上公布服务二维码和定点服务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志愿者对文化服务需求有求必应,随叫随到,使群众享受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点对点文化服务的便利。
一些项目整合各方力量,注重提高互动的数字化,营造云端服务新场景,为群众带来新体验。如自2021年起,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简称“发展中心”)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了战略合作,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开设有关合作专区,打造了云端“文艺轻骑兵”,让基层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快进了一大步。
此外,志愿者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为建立、培育、扩大文化社群提供了良好条件。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文化志愿服务的“朋友圈”通过人与人的链接效能更加突出。多方联合,或发掘志愿力量,或提升服务品质,或搭建沟通平台,或助力乡村振兴。“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成效不仅体现为群众文化体验的优化,还进一步培养了全民志愿精神,让文化服务成为提升精神素养、增强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以前自己多数时候是观众、是游客,不会站在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角度上想问题,也很少关注到其他人的需求。自从加入文化志愿服务的队伍,自然而然就生出强烈的责任感,总会想自己能为更多人做点什么,还会带动多少人参与进来。”许多志愿者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2023年1月12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文化志愿“腾云入网” 高质量服务触手可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