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晁补之:仕途跌宕起伏,以文学为己任,他的人生充满反差
苏轼因为文学才华而名满天下,很多有才华的青年学子都以能得到苏轼的点拨和指导为荣,因此有很多的学子都拜投在苏轼门下。
这些学子不仅以苏轼的门生这一身份为荣,同时他们也是当时成就卓著、声名鹊起的诗词大家。其中,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和张耒四人都因为受到过苏轼的指导而被人们称为“苏门四学士”。
其实这四人在词作上也都是能自成一家的行家里手,在文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都为宋词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史料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资料图)
在这四人当中,晁补之无论诗、词、散文都冠绝一时,苏轼也曾评价晁补之的文采:“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
晁补之在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四库馆臣如是评价晁补之:“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聚,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逡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后世学者的评价,是对晁补之文学成就的充分肯定。
一、热爱文学,初露锋芒
晁补之,字无咎,1053年出生于济州巨野(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一个仕宦之家,晁家在宋代是巨野望族。晁补之的高祖、曾祖晁都是朝廷士大夫,晁补之的族叔晁端礼是词人,父亲晁端友也是一名诗人。
巨野晁氏在当时是知名度很高的家族,南宋著名词人叶梦得的母亲就是晁补之的妹妹,曾巩、吕夷简、陆游都和晁家有姻亲。
晁补之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奉儒的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勤奋好学,博闻强记,造就了卓然的文学素养,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见到晁补之的诗文,对他的才华惊叹不已。十九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晁补之陪同前往,一路上游历名山大川,扩充了见闻,开拓了视野。
江南的山川美景和风土人情是不同于他的家乡山东的。有感于钱塘山川和风土人情,晁补之依据西汉文学家枚乘《七发》和曹植《七启》的体例,提笔写下了赞美杭州的文章《七述》。
晁补之从夫差之盛、吴越之事、货贿之富、服饰之丽、物产丰饶、江潮壮观潮、西湖之美七个方面描述了杭州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故名其书为《七述》。
此时苏轼正好在杭州担任通判,晁补之就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谒苏轼。苏轼原先也想写一篇有关杭州风物的文章,但是读了晁补之的《七述》后,大加赞赏,极力夸赞晁补之的文学修养和才华超过一般人甚远,并且预言晁补之以后一定会以文章显名于世。
经过文坛巨擘苏轼的赞誉和肯定之后,晁补之的才名在文坛得以传播开来。应该说,认识苏轼才是晁补之人生开启辉煌的开端。
从此,晁补之拜在苏轼门下,受到苏轼的点拨和指导,在散文、诗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词作方面更是接近苏轼的风格,少年晁补之也因此声名鹊起,并和苏轼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二、蟾宫折桂,宦海浮沉
科举考试是那个时代每一位学子的进阶途径。晁补之也不例外,在苏轼的鼓励下,26岁的晁补之怀揣着梦想,从杭州来到开封参加了科举考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考试中,晁补之的文章脱颖而出,得到主考官的青睐,更是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以名列第一的成绩状元及第。
蟾宫折桂的晁补之随后被任命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国子监教授。晁补之的仕宦之旅由此开始,他也由此开启了他兜兜转转、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这当然是后话了。
当时,熙宁变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围绕变法,也形成了支持和反对的两种不同声音。晁补之和苏轼一样,对变法持有不同意见,于是他们选择远离舆论中心。
此后,晁补之一直在地方担任官职,但是他和苏轼的情谊愈加浓烈,两人互通书信,诗词赠答。
哲宗初年,晁补之结束了地方任职,回到汴梁,擢升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又升迁为校书郎,这是一份文职工作,主管图书馆书籍的订正与校对。
但是晁补之担任的秘书省正字也仅仅是一个正九品下的官职,而他后来迁任的校书郎也不过是正九品上的官职,这样的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仅能养家糊口而已。
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担任过这一官职,他在写给秦观的诗《病起荆江亭即事》中就感慨过这一官职,原诗如下: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晁补之这份工作表上看虽然光鲜亮丽,但是薪水实在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几乎等同于北漂一族,于是他便申请外出工作,通过多方运营,他随后得到了一个秘阁校理通判扬州的工作。
晁补之在地方上恪尽职守,政声显著。元祐年间,晁补之又被召回朝廷后,任著作佐郎,这份工作与晁补之的文学专业高度契合。假以时日,晁补之定会在这个职位上有所建树,因为他在文学著作方面有着高深的造诣。
晁补之的人生之旅刚有一点起色,随即又被党争的旋涡裹挟,因此被调离开封,出任济州,又因编修史料失误,降为应天府通判。此后,晁补之又在亳州、处州、信州等地兜兜转转。
晁补之才华横溢,胸怀抱负,但他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他不擅长于仕宦之旅的游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因此心情一直郁郁寡欢,他只能将这种情感诉诸笔端,填进词作。
元符年间,已步入仕途20余载的晁补之,却仍在信州酒税任上踽踽前行,词人心情一时难以自抑,于是写下了这首《迷神引·黯黯青山红日暮》: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船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此时的词人已经46岁,正是年富力强、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的年纪,却落得个贬谪的下场。仕途坎坷,命运多舛,欲归又不得归,词人抑郁壅塞的感情如浩荡的江水一样奔涌而来。
上阕所表现的是词人来到江岸目睹的景象:远处的青山,落日的余晖,浩渺的江水,江面烟波暗淡。面对“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景色,他不禁发出“长安远,在何处”的感慨。
词人在江岸待了好长时间,渔船灯火点亮,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客船逐渐向岸浦靠近,在时空的转换中,一股悲怆的情绪也笼罩在词人心头。
下阕是词人触景生情的感慨,词人由江岸情景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仕途和贬谪的境遇;昏暗的烛光下,词人难以入眠,卧听着津渡边的声声更鼓。全词就在这样悲凉的意境中落下帷幕,将词人沦落天涯、长夜不眠的悲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作的下阕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词人一泻无余地倾吐心声,用多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事物渲染意境,抒发自己因贬谪而产生的悲苦:
从“红日暮”到“烛暗”,再到“津鼓”响,时空转换挪移,词作呈现的景物多,但写得井然有序,清晰分明,使词人的悲苦之情如泣如诉。
大观年间,晁补之先是改提西京崇福宫,又改提举南京鸿庆宫,最后令他回家。此时的词人已经对仕途不再有强烈的追求和抱负了,他在老家修筑了一座精舍,取名为“归去来园”,自号“归来子”
晁补之从此忘情于仕途,自况其志,自适其心,这是因为晁补之羡慕陶渊明的为人,以陶渊明为榜样隐居。
而“归去来”三字正是出于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归来园”隐居期间,晁补之创作了大量的词作,他将自己在仕途的遭遇都诉诸笔端。
《摸鱼儿·东皋寓居》就是词人在东山“归去来园”中写的,也是晁补之的代表作。
此词不仅描写了东山“归去来园”的园中景色,还喟叹自己为功名而耽误了隐居生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仕途的厌倦之情,以及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上阕寓情于景,描绘出一幅闲适宁静的画面,也是一幅山中月夜图,表现了归隐的乐趣:新买的池塘,刚栽上的杨柳树,就像淮河两岸的风景一样,景色秀美。
东皋一场新雨过后,草木愈加清新,池塘涨水的痕迹清晰可辨,沙洲上聚集着白鹭、鸥鸟,一片盎然生机的景色。
而园中最好看的景致就是一川溪流倒映着皎洁的月光,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池塘四周,绿草如茵。词人极度享受这宁静的没有纷扰的田园归隐生活,酒喝完了都舍不得离开。
下阕即景抒情,开头三句“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直抒胸臆,表现了词人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
晁补之结合自己的仕途经历,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度年华的经历表示后悔。词人对镜凝视,已是两鬓斑白,功名如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这是词人发出的惆怅百转千回的感慨。
末句写功名显赫如班超一样,也只能长期客居他乡,到了暮年才得以还乡。词人通过写东汉班超的故事,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
晁补之仕途坎坷,经历了宦海浮沉,对于功名与虚名有着切身的感受,于是他才会说出“儒冠曾把身误”的话来。
词人对坎坷的仕途也是满腹牢骚,而这种牢骚并非真实心声,只是无奈之际的愤激之语,这是人之常情,词人将一腔抑郁壅塞的愤懑之气填进词中,使这首词的腔调沉郁起来。
晁补之一生仕途兜兜转转,他将仕途上的波折写进词中,这首《忆少年·别历下》,就是词人独自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晁补之曾出知济州,词中的南山就是指历山,在历城县南。词的上阕描写作者离别时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以“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开头。
这三句由三个“无”字并列,“官柳”“画舸”“行客”以白描的方式出现,更加突出词人离别的凄凉,也增加了离别的悲伤。
尤其是“无根”二字写尽词人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仕宦生涯。“无根”二字是全词的抒情线索,将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仕宦生涯表达得凄婉动人,读来令人叹息不已。
词人离别历城时,无亲友送别,词人只能对身后的南山挥手告别,在词人眼中南山是有情有义的。其实。词人的弦外之音是对历城的无限依恋,这样表达更增加词人离别时的愁烦心绪。
下阕是词人抒发人生感慨,词人首先描写了让人留恋不舍的、美如画境的历城风景,后三句是词人的设想,沧海桑田,世事难料,使词人不禁发出“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的感慨。
词人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仕途贬谪,重回长安的故事,所以借用刘禹锡的故事抒发了自己韶华易逝的感叹,也是对岁月流逝的蹉跎。
三、以梅自喻,矢志不渝
梅花素雅高洁,品格高尚;梅花不畏严寒,不惧冰雪,傲雪独立;梅花不与百花争艳,不以无人而不芳,不流俗气。
自古以来,梅花因其品格成为文人墨客咏诵的对象,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首首咏梅的诗词,如王安石《梅花》诗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晁补之一生宦海浮沉,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他有着一颗矢志不渝的初心,他有着梅花一般坚韧的品格。
晁补之在亳州写下的《盐角儿·亳社观梅》,就是词人以梅花自比,是词人真实品性的写照,他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寄托在梅花高洁的品格中: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词作上阕突出描写了梅花素雅高洁、洁白如雪的颜色,并用“花中奇绝”四字赞美梅花的独特气质,也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
接下来,词人写梅花的清香。在晁补之看来,梅花的清香不是从花蕊散发出来的,也不是从花萼散发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香彻透骨的。
在下阕中,词人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出梅花挽留住了从小溪吹来的清风,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词人还将梅花和山桃作对比,梅花的颜色胜过那鲜艳无比的、红如血的山桃花,让山桃花也惭愧地减损了几分颜色。
纵然梅花枝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但是梅花超凡的情致是别的花所不能媲美的。这便是梅花不流俗气、高洁的品格,是词人真实品性的写照。
晁补之很爱梅花,他以梅花自比,在形神兼备的词句中,彰显了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神韵,在赞美梅花高洁的品格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在飘零寓居的生活中,晁补之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不再是一味地自怨自艾,而是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上。《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一词,就是晁补之在中秋节于泗州任上写下的: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此时的词人已经忘情仕途,所以在词作中对仕途的坎坷和身世的凄凉也仅微露怅恨而已,词人是多么地留恋这中秋的夜晚啊。
这首词作更多地表达了词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时光是如此美好,词人把酒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愈加浓烈。全词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颇有相似之处。
小话诗词
在泗州任上写下《洞仙歌》的一个月之后,晁补之带着无比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时年58岁。晁补之的一生是短暂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但是他矢志不渝,就像他在咏梅词中写的那样,梅花的品格是他的真实写照。
晁补之才华横溢,钟情文学,在词作上取得了很高的建树,今存词160余首,有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他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他的词作水平虽然没有达到他的苏轼的高度,但也自成一家。他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初衷,将一生的际遇都写进了词作中,从这一点来说,就已经弥足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