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来CCTV-9,体悟南腔北调的中国年!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1-23 13:04:55

此刻,在家吗?哪一口乡音,让你念念不忘,听到后甚至会热泪盈眶?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普通话伴我们远行,方言让我们记住回家的路。如果从时间的维度考量,中国话将伴随我们一生……


(相关资料图)

从出生那一刻起,语言就是我们表达情感最重要的伙伴。

从记忆深处的情感开始说起,歌谣是母亲在我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清唱给我们的声音。人会衰老,但小时候学会的童谣却总是清晰的,那是乡愁的起点。

点击视频,听听咱的家乡话⬇️

孩童时期,对于家乡话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童谣,仿佛能跨越时空界限,一代代传下去。

一句家乡话,就能证明一个人的来处。而对于客家人来说,“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即使在迁徙中不断变换城市,也希望把故里的语言教给孩子。

点击视频,解锁客家话⬇️

新兴的文化像潮水一样,滚滚向前。近年来,许多新词诞生于网络,又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口语中。“萌”“社恐”“社牛”“ 铲屎官”“摸鱼”......交流中的几句流行语可以迅速拉近彼此距离。

《新华字典》编辑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讨论近期出现的新词、新用法,经过短则两三年、长则八九年的观察,将其中一部分收录进《新华字典》。

除了词汇上的创新,在武汉,一群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叫“热干面”的乐队,他们用当地的方言创作歌曲,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些歌曲唱出了武汉的生活气。

央视播音员海霞,在每年工作之余,都会去往乡村和边远地区看望当地的孩子们,教他们学习普通话,或录制一些有声书,跟孩子们保持联系。为推广普通话,她发起了“石榴籽计划”,去影响大山里的孩子,帮助他们跨越语言的障碍,勇敢追求崭新生活。

50多岁的捕捞队长陈纪连精通一种即将失传的土话——船上话,这种钱塘江流域流传的渔民语言,有着不同于“岸上人”的独特发音体系。每当有新人加入船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船上话”,记住每一种鱼在船上叫什么名字。

陈严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专业导游员,40多年前来到西安时还不会说本地话。如今,对于西安的每一个景点、每一处特色,陈严都如数家珍。

他还把西安话的特色加入到导游词当中,其中精髓莫过于一个“咱”字,推倒了人与人之间原本分明的边界,瞬间拉近了距离。

山东聊城人赵中田,花40年干了一件事——沿着京杭大运河走访运河边的村庄,收集那些传承于运河两岸的方言歌谣。

自古以来,这条连接中国南北的古老运河养育了岸边无数人口,产生了大量与劳动有关的歌谣。这些歌谣也是赵中田收集的重点,至今,他已经收集了上万首。

今年已经80岁的徐春华大半生都在传承南京地区唯一存活着的说唱曲艺——南京白局

作为一种用“唱新闻”的方式记录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曲艺形式,白局大量使用老南京的俚语,那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顺口语,充满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观察和情怀。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自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葛兰的声音陪伴了听众六十载,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她仍然走在推广普通话的路上。

在葛兰心中,普通话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在教授普通话、参与公益之外,她开创了“博雅课程”,带着学生们诵读古典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话博大精深,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代表着一种文化,每一条分支都传承着一道文脉,它们有着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纪录片《中国话》里,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语音语调,千言万语的中国话回旋激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春节假期

每晚20:00档

纪录片《中国话》

正在热播!

来CCTV-9

和小九一起

感受南腔北调的中国年

总监制丨庄殿君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畅

责 编丨蔡天然 龙朵 罗维

标签: 南腔北调 新华字典 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