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遗”脉相承 | 陆氏旗袍,一首岁月的诗!-环球快讯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3-02-10 15:54:54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说起旗袍,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不自主地闪过《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在剧中,张曼玉以23套颜色、风格各异的旗袍展现了优雅迷人的东方女性之美。


(相关资料图)

电影剧照

大抵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旗袍梦。

作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旗袍代表着东方女性的优雅美丽,如水墨丹青一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境,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服饰都无法超越的美。

图源稻香北太湖

旗袍固然美,却也离不开手艺人的创造,他们用一针一线将旗袍的独特向世人展现。在相城区望亭镇,有一个几代人做旗袍的世家,自清末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洗礼,用一把皮尺,一把剪刀,装点东方魅力。

“望亭陆氏圣锦良衣旗袍的妥帖,非度身订做不能为之,以丝绸和绣工独步天下,临风而开。” 说的就是“陆氏旗袍”,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旗袍)代表性传承人,旗袍世家第四代老匠人——陆国英,便是将一生的光阴缝进了几千件旗袍里。

12岁随父学习做裁缝

醉心旗袍制作五十六载

陆国英十二岁开始便随父亲陆锦祥学习做裁缝,那个时候人们主要穿军装、青年装、中山装,俗称“老三式”,女性也穿女军装、二用衫,没有人做旗袍,只有部分老年人穿。陆锦祥为了不让手艺失传,还是经常教陆国英旗袍、长袍等的制作工艺,用旧报纸教他旗袍,长袍等中式服装的裁剪,用布条教他做花纽扣。

当时学徒想要出师,从缝纫、绣工、盘扣、量体、打样,一路学下来,一般需要两年时间,而父亲为了沉淀他,让他跟着学习了六年时间,才得以出师。

“父亲教学徒特别严格,就比如缝针的手势,第一针从外边缝,针尖要对准自己的心;第二针往外缝,针屁股要对准心,很讲究,现在教学徒我们是不会这么严格了,但在当时,做的不好可是要挨打的。”

回忆起幼时的学徒场景,陆国英依旧历历在目。

一件旗袍的诞生,需要40个小时

2000年,受朋友邀请,陆国英与妻子马凤玲,儿子陆圣良、徒弟5人,去上海东台路87号大德堂工艺品商行,专门从事中式服装、旗袍的制作,妻子马凤玲的手工针线活非常精细,受到众多人的喜爱称赞,陆国英更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继承父亲手艺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亮相,由此中华大地掀起了穿唐装旗袍的浪潮,这对陆国英及其家人所从事的手艺无疑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陆国英专做中式旗袍的声誉进一步扩大,后传到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2006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人找到他,专门对旗袍制作全过程进行录制,录制资料做教学之用,制作的旗袍由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

要穿上陆师傅的手工旗袍,可急不得,光试样就得三回,“以量体为例,时装一般只有胸围、腰围、衣长等数据,而旗袍制作一般有20多个数据,遇到特殊体型可能要量30多个数据。”再加上推、归、拔、烫、盘、滚、绣、镶、嵌、拼、镂等传统手工艺,考究的手艺必定耗时,陆师傅表示,做一件旗袍,从头到尾要40个小时。

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挑剔的客人,反反复复要求修改,陆师傅一点不嫌麻烦,在他看来,“定制旗袍就是这个样子的,一定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像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旗袍,你不管要求什么样子,我都能做。”

坚持手工,一针一线总是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始的旗袍扣子开始被拉链所代替,许多店铺和工厂开始使用机器缝制旗袍,速度快了很多倍,旗袍甚至实行量产。

但不管机器如何,陆国英都不为所动,“马路上有人穿旗袍,从我身边走过去,我一眼就能看得出这件衣服是手工的还是机器的。”他认为机器缝制出来的衣服都是硬邦邦的,丝毫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只有一针一线缝进去的,才能赋予旗袍生命力,才能完整地表达出东方韵味。

坚持手工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在陆国英看来,旗袍也得与时俱进。这些年来,旗袍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从清末的袍身肥大,袍袖宽短,缘饰繁复,到民国的合身简洁,再到现代裁剪结构的改进,加上手绣、手推绣、手绘、数码印花、喷绘等。各种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手段运用到旗袍制作之中,使得现代旗袍不断推陈出新,变化万千,式样繁多,更加合体美观,符合现代女性的穿着要求。

最让陆国英欣慰的是,儿子陆圣良有在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陆氏旗袍,就花纽扣而言,从陆国英父亲的二三十种,发展到陆国英的二三百种,再到儿子陆圣良的全面发展。2012年,陆圣良开办了苏州圣锦良衣服装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圣锦良衣。公司名称取了第三代传人陆锦祥的“锦”字和“圣良”两字。

陆氏旗袍历经百年,从望亭到上海,再从上海到苏州平江路,旗袍的手艺闯了五代,一个世纪的历史浩荡,人生汹涌,最终平静地流汇到苏州平江路上名为“圣锦良衣”的小门面前。经过几代人的兢兢业业传承,潜心钻研攀升,终于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胜一代。

(摄影:周小树部分素材由受采访者提供)

标签: 一针一线 东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