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 国家图书馆西夏文献保护修复项目专家研讨会召开
2月24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承办的西夏文献保护修复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文专家史金波,财通证券北京分公司业务副总经理孙建维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副馆长萨仁高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吴凯和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朱振彬、刘建明等陪同下观看修复成果,并展开研讨。
研讨会上,刘建明与青年修复师代表,共同作结项汇报,以图文结合形式说明每种装帧形式所采取的针对性方案,并对多件尚存装帧、修复疑问的文献加以比对。
修复人员汇报工作流程
(相关资料图)
史金波等专家认真听取工作汇报,现场观看修复后文献,并展开点评。史金波指出,本次修复工作系国家图书馆对馆藏西夏文献的第二次系统性修复,就修复后文献状态而言,修复方案堪称完美,达到了学界预期成果。通过修复团队的工作汇报,总结本次修复工作的三个特点:第一是修复难度大,修复前文献破损普遍较为严重,对修复方案及修复操作要求较高,修复团队很好地克服了困难;第二是要求高,因为这批文献极其珍贵,修复时要求修复人员遵循“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最大程度保留原件内容,就修复方案而言,较之第一次系统性修复有了一定提升;第三是质量好,修复后的文献不仅可供研究整理,并且一些残渣、碎片也得到了完好保留,对版心等细节做到了完好保留,不仅对西夏学,亦可为文献学、版本学研究工作提供实物佐证。同时,此批文献含金量较高,可开展研究的细节颇多,建议国家图书馆尽早开展整理工作,进一步发掘文献价值。
西夏文献修复前后对比图
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对修复团队的付出应给予肯定,认为此次修复工作是今年来修复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术专家的参与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修复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界深度参与有效提升了方案合理性。修复过程中采取的操作较为复杂,成果较为理想,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发布及宣传展示力度,以供古籍修复工作者开展讨论。
西夏文献修复前后对比图
“全国技术能手”朱振彬认为,修复成果较为理想。但对某些存疑之处,诸如装帧类型等应持审慎态度,建议修复人员与学者保持合作,将此次修复项目的成果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推广中造成谬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魏文认为,此批文献对学界意义重大,可与俄藏黑水城文献进行对比,对西夏学有推动意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回忆了文献的入藏过程,对文献的珍稀程度、修复效果做出评价,并恳请与会学者继续配合,使文献得以有效利用。
与会专家与修复人员讨论文献装帧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总结本次研讨会,认为效应良好,再次体现了此次修复工作中各方力量的良好配合,特别是来自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益资助,有力推动了项目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对后续整理利用、成果发布工作作出初步规划。
作为国内收藏西夏文献最多的公藏单位,国家图书馆这批西夏文献的入藏和修复,大幅提升了西夏藏品数量和品类,体现了国图人不遗余力的搜采精神与孜孜以求的守护精神,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保护中华典籍,赓续华夏文脉,是全社会共识。此次西夏文献修复有赖于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多方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优秀案例,具有示范效应,项目还有力地推进了古籍修复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为古籍保护事业储备了后续人才。
据悉,国家图书馆将携手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进一步推进对修复后西夏文献的合理利用,推动成果发布和转化,向业内分享成果,助力国家古籍修复保护事业的发展。
背景资料:130余册(件)西夏文献完成抢救性修复
国家图书馆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搜集、保护、修复,对西夏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起步很早,是国内收藏西夏文献最多的公藏单位。1929年,国家图书馆以重金购入一批西夏文古籍文献,共计17种,124件。200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西夏文献修复工作,总结修复原则、适用技法,严格筛选修复材料。在有效保护馆藏西夏文献的同时,延长文献使用寿命,留存宝贵修复经验和参照。
2015年,国家图书馆再次入藏一批西夏文古籍文献,系近年来发现的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版本与装帧形式最多的一批西夏文献。经专家研判,均系历史原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极大丰富了馆藏,有效填补了我国西夏文文献存藏空白,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遗憾的是,这批文献历经近千年沧桑,大多已残损严重。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判断,约80%以上可定为一、二级破损,苦于病害,多数文字已无法完整阅读,亟待抢救性修复。作为存藏单位,国家图书馆于2017年启动西夏文献保护修复项目,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襄助下,修复条件、流程管理、宣传推广、成果发布等多项工作得到大幅度提升。
古籍馆作为项目具体实施部门,合理规划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梳理多年来修复工作经验,在项目中设立“首席技术专家”,由具有40余年实践经验的“全国技术能手”刘建明担任。工作中采用新老结合的工作模式,多名青年修复师在首席专家带领下,全程参与修复工作,并同步开展科学研究、数据检测、档案记录、宣传推广等工作。由于西夏文献晦涩艰深,为达到预定修复目标,修复过程中史金波先生作为学术顾问,全程给予了关注和指导。这一工作模式,不仅保证了修复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提升了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又一次有益的古籍保护实践。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五年多的努力,130余册(件)西夏文献完成抢救性修复工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传统书籍装帧技艺”的保护基地,国家图书馆历来重视对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古籍馆作为非遗项目主要传承群体,多年来积极推动队伍建设。此次项目中,一批青年修复师全程参与方案制定、修复操作、项目管理、宣传推广、成果发布等工作,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