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旅游 |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世界通讯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 2023-02-27 12:04:43

“这里曾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村’关家村,村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坡陡不长草、沟深洪水跑。老百姓祖祖辈辈面临上学难、吃水难、走路难‘三大难’,挖煤、卖煤是唯一的主导产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现在是振兴村,康养小院、上党印象步行街、振兴不夜村等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是包揽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数十项国字号荣誉的文旅名村。”

从“关家村”到“振兴村”,这个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的村落,如今真如它的名字一般,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振兴”新路。

如何改变千百年来的落后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振兴村党支部一班人的重要抉择。

“转型发展之初,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反复争论和探讨,村党支部最终决定走‘以企带村建设新农村,以工带农壮大集体经济,以商带户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上党区振兴试验区党委书记牛扎根回忆。

从2007年开始,全村人投工投劳,修路、改河、挖山填沟,迈出新农村建设第一步。在新村建设中,村里坚持保护与恢复并举,将一些相对完整的古建院落保护下来,并对一些重要历史遗迹进行恢复重建。

2008年,村民从山沟沟里搬了出来,村子也正式更名为凝聚着大家共同心愿的“振兴”二字。随后十余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合并周边行政村。2015年,依托山西上党振兴集团先后投资12亿元,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新农民教育和乡村旅游等重大工程,为振兴村的进一步壮大打开了空间。

聚焦当地流传的“王莽赶刘秀”“马刨神泉、止渴救主”等传说和马刨泉、翠岩寺等文化资源,振兴村整理挖掘了“三色”文化:以体验农耕文明、民俗特色为主的金色文化;以传承革命精神、先烈遗志为主的红色文化;以牢记传统美德、历史根脉为主的古色文化。

2010年起,振兴村先后建起抗战主题广场、孝廉公园、花间堂、槐荫寺、农民艺术馆、工人文化宫、民俗山庄、初心园等人文景点;规划建设雄山观景台、蝶恋花海景区、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赛马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为了让农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振兴村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特色化农庄、规模化种植基地、农艺博览园的建设运营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振兴村。春节嘉年华、根祖文化艺术节、端午民歌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样、高潮迭起,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牛扎根表示,有了人才有产业。村里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举办各种活动积聚人气,为村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多年来,选择离城返乡的村民不在少数。

为了能进一步留住人,振兴村在实现劳动力就地就业、儿童就地入学、村民就地就医、老人就地养老、群众就地富裕等做实民生实事的目标之外,建设孵化基地,构建人才创新基地、农民讲习所、乡村旅游创业街等。同时,抢占产教融合高地,建成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学院。截至2022年底,累计开展培训523期,培训学员6.2万余人次。

“我们将为返乡创业的村民优先安排就业、为返乡大学生优先安排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先给予奖励待遇,持续推动‘党建+农业+教育+康养+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牛扎根说。

随着人流、物流的聚集,振兴村紧扣乡村振兴主抓手,在研学、培训、旅游、康养等新产业的培育壮大上持续发力,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

“振兴不夜村”乡村旅游项目,是振兴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振兴村将传统文化、美丽夜景及民俗演绎结合,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乡村浓郁的烟火气,还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平台和致富机会。

在振兴小镇,街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进行光影景观打造和氛围场景营造。20项专场活动、14个国潮舞台、56个网红打卡点,小镇内精彩活动全天候不间断,让游客不虚此行。

借助品牌效应,振兴村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振兴手工粉皮、香醋、振兴酒、马刨泉矿泉水、葵花油、小杂粮等20余个品类销售火爆。容纳160余家商户的上党印象一条街人气爆棚,成为网红打卡地。全村的农家乐、民宿、酒店生意红火,规模可同时接待1000人住宿、2000人就餐,经济发展活力十足。

如今,振兴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8500元增长到5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2年的690万元增长到6900万元,可谓“全村互动抓旅游、家家户户都赚钱”。

标签: 乡村旅游 传统文化 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