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藤花旧事:东坡生命的最后四十日|寻路东坡 当前看点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2-28 23:18:50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资料图】

公元1101年,从南国放还北归的苏轼最终决定在常州定居。由好友钱世雄帮忙,他在常州觅得一处极佳的住所——孙氏馆。是年六月中旬,已经身患暑疾的苏轼抵达常州,七月二十八日长逝于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十余日。

藤花旧馆内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郡守晁子健立苏文忠公祠于孙氏馆左近,元代又改建为东坡书院。元末,苏轼居所毁于战乱,苏文忠公祠抑或东坡书院,皆无迹可寻。即便如此,东坡当年寓居之所孙氏馆的大致方位流传有序,常州士人时时在周围凭吊。明代之后,常州人在此处复建祠堂、东坡书院、孙氏故址等。又因流传有苏轼当年曾在此手植藤花的故事,将孙氏故址命名为“藤花旧馆”。

其后数百年,常州不少饱学之士出于对东坡的仰慕,纷纷结邻卜居于藤花馆周围,例如写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清代大诗人赵翼,就因“贪慕东坡”,居于藤花馆近处。历史上有名的常州词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等,或多或少受到苏轼影响。有清一代,常州文人皆以能与东坡比邻而居为荣。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藤花馆附近找到赵翼故居、管干贞故居、赵怀玉故居,以及清代大画家汤润之故居……遍地是名人故居的常州, 因东坡的一树藤花,将文脉绵延至今。

藤花旧馆内的东坡井

如今,藤花旧馆所在的前后北岸历史街区,已成为常州市历史文化最集中的区域,而藤花旧馆,正是这一文脉的根源与中心。

自六月十五日苏轼的船抵达常州奔牛埭,至七月二十八日病逝,这四十余日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封面新闻“寻路东坡”采访小组到达常州后,在苏轼两位后人——常州市苏东坡纪念馆副馆长苏东、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顾问苏慎的讲解下,辅以史料记载,了解到了这一段藤花旧事。

是年五月,苏轼在前往常州定居的路上停留真州,此处离常州不远,有他曾经置办的几处产业,如今手中紧张,他计划在此处盘桓一段时日,以变卖产业。不曾想,又遇见了在真州办画院的老友米芾,两人多年未见,四处游览一番。

六月以后,天气酷热难耐,彼时苏轼已经66岁,在古代算是高龄,且他从海南返回不多久,一直在路途上,生活极不安定,早已体质虚弱。

六月初三,他因吃了些许生冷食物,半夜拉起了肚子,一连几天腹泻不止,消化系统几乎混乱。在他写给米芾写的信件中记载:“某食则胀,不食则羸甚,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子耳。不知今夕如何度。”

六月十二日,苏轼离开真州,经润州前往常州。六月十五日,苏轼的船抵达常州奔牛埭,今天常州仍有奔牛国际机场。当日,苏轼的常州好友钱世雄早早在岸边等候。见到钱世雄,苏轼缓缓起身向他托付后事,最关心的还是弟弟苏辙的事,“我与子由,自从贬往海南后就不曾再见,倘若就此诀别,此痛难堪,其他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藤花旧馆内

不过多久,又嘱咐钱世雄,他已经完成了《论语说》《书传》《易传》三书,现托付给钱世雄,暂时不能让别人知道,但相信三十年后,会有人知道的。钱世雄急忙安慰苏轼:“您一定会康复,来日方长,不必交代这些。”

随后,钱世雄将苏轼接入早已租借好的孙氏馆。他几乎每日前来与苏轼聊天,有时也一同欣赏诗文,苏轼的病情时好时坏。

七月十二日,苏轼突然感觉身体有所好转,他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当即说要给钱世雄写几首诗。此段经历见于北宋何薳所撰《春渚纪闻》中“东坡事实”一卷。

但这也许是回光返照,仅两天后的七月十四日,苏轼的病情又急剧恶化,伴随有肠胃、心肺等多种症状。他在写给钱世雄的书信《与钱济明书》中提到:“某一夜发热不可言,齿尖出血如蚯蚓者无数……细查疾状,专是热毒。”

苏轼自己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几日过后,病情依旧无法好转。他将亲眷都唤来身边,说道:“吾生无恶,死必不坠。”在临终之日,苏轼依然是平静而达观的。

径山寺长老维琳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结识的好友,他得知苏轼病重,专程前来探望,作《与东坡问疾》。苏轼精研佛学,在杭州的两段任期他与僧侣交游频繁,对他的佛学思想有重要影响。七月二十六日,苏轼作《答径山琳长老》以回维琳,这便是苏轼绝笔诗,云: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在苏轼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死亡的态度是极为平静的,他并不相信所谓神妙咒语真能治病救命,觉得此等念咒挽救生命之法十分可笑,因此让维琳也不必再说偈语,就平静坦然地接受死亡吧。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进入了弥留之际,好友维琳、钱世雄在身侧呼唤他,儿子苏迈含泪上前询问后事,但苏轼以无力回答,湛然而逝。

苏轼病逝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四方震悼,山河同悲。

近年来,常州市开始集中修缮藤花旧馆,以还原苏轼终老之所。2015年,常州苏东坡纪念馆在藤花旧馆的基础上翻修完善,正式对公众开放。如今,我们走进这里,尚能闻到苏轼当年手植藤花留下的香气。

在采访途中,两位苏轼后人提到,藤花旧馆由于历史原因,多被当地居民私自改建和占用,在几年前的修缮翻修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大家都愿意挨着东坡近些。住在这后面的那一家,出了几个院士了。”

这是所谓“东坡陨落之地,文脉重生之所”是也。

标签: 七月二十八日 东坡书院 苏东坡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