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国韵悠长——2023中国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举办 尽显民族音乐的时代风貌
2月28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联合演出的“国韵悠长——2023中国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演出由指挥家王甫建执棒,胡琴演奏家宋飞、姜克美,竹笛演奏家戴亚,琵琶演奏家陈音、杨靖、张强以及打击乐演奏家马里、朱剑平等与联合乐团共同演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名誉首席、胡琴演奏家姜克美任联合乐团首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张泽群担任主持人。
“国韵悠长——2023中国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的设计安排颇具匠心,不仅希望为爱乐人奉献一场精彩演出,更希望以此探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方向,并打造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品牌。
演出现场
(相关资料图)
引领思考民族管弦乐创作方向
音乐会集中呈现了李焕之、聂耳、彭修文、蔡惠泉、刘文金、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赵松庭、吴华、郭文景、唐建平、何训田、刘长远、王云飞等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在不同阶段创作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可谓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展现当代民乐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音乐会既有意境优美的《翠湖春晓》《达勃河随想曲》,又有家喻户晓的《春节序曲》《丰收锣鼓》,还有原创佳作《龙跃东方》《湖岸风和》《春华秋实》。从气势磅礴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到生动形象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从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竹笛与乐队《鹧鸪飞》到情感细腻、荡气回肠的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民族情感连接五湖四海,彰显着海纳百川的融贯之美及包容并蓄的民族气概。
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凝聚着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与各乐团、演奏家的智慧。姜克美说,《夜深沉》堪称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自己曾将《夜深沉》带往世界各地,此次在“国韵悠长”再度演出,展现的是经典作品对民乐事业的强大推动力。陈音表示,《草原英雄小姐妹》开辟了琵琶与交响乐合作的先河,与杨靖、张强二位艺术家共同演绎这部佳作的重要段落,不仅感到荣幸,而且意义非凡。
联合乐团首席姜克美
正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所说,3位名家演奏《草原英雄小姐妹》,希望实现精神、情感、思想、技术等多层面的融合,“技道合一”,将声音的融合之美提升到新的高度。“国韵悠长”通过经典作品的演绎,实现不同年代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审美观念的汇聚与表达。
王甫建坦言,演出作品体裁、风格多变,执棒联合乐队演出,感到压力不小,更深感责任重大。“作曲家没有贸然运用西方20世纪的‘时髦’的技巧,没有一味地西方管弦乐化,而是立足中国语境、传统文化,做出了具有本土色彩、时代特征的创作表达。因此,这场音乐会对于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民族管弦乐,应该是具有导向意义的。”王甫建说。
打造中国民乐人的文化品牌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是海内外民乐界公认的“民乐人之家”,多年来致力于繁荣发展民族音乐艺术。2022年,“国韵悠长——2023中国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线下演出票快速售罄,线上演出也获得了1800多万人次的观看点击。本次音乐会的举办是继2022年之后与国家大剧院的再度合作,联手北京顶尖的四支民乐演出团体共同组成百人联合乐团,献上民乐“大餐”。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东升介绍,为了成功举办这场演出,学会与参演乐团的领导以及业界专家开展了多次研讨,进行了周密安排,希望广大民乐人联合起来为民乐事业做出贡献,打造属于中国人的民乐演出品牌。作为联合乐队首席,姜克美说,联合乐团排练时的氛围非常好,来自4个乐团的艺术家组成一个大家庭,一起探讨、打磨,从认知到技法上实现了融合统一,将“国韵悠长”打造成民乐人的盛会。
吴玉霞表示,“国韵悠长——中国民族管弦乐新春音乐会”旨在以顶级的演出阵容、精湛的演奏技巧、经典的民乐旋律打造中国民乐人的文化品牌,引领中国民乐的新气象,通过构建民族音乐大家庭的理念,集中展现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时代风貌。未来,“国韵悠长”将走出北京或者将全国各地的优秀民乐团请到北京,联络、团结更多民乐人,共同传播民族音乐,为民乐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